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羟基自由基 (∙OH) 和过氧化氢 (H2O2) 等氧化应激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黄嘌呤氧化酶 (XOD) 是一个重要的黄素蛋白酶,参与催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氧化羟基化作用生成尿酸和O2•−,而O2•−的产生将会导致精神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痛风、高尿酸血症、肝炎、癌变和衰老等。与此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是催化O2•−生成H2O2和氧气 (O2) 的关键酶。H2O2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时,可分解为一个∙OH和氢氧离子 (OH-)。因此,SOD在细胞中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十数樟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相关的活性成分仍不明确,是目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实验室PI郭明全研究员及其团队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初步筛选了十数樟茎枝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组分,通过采用SOD和XOD多靶酶亲和超滤 (UF)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LC-MS/MS),从十数樟中快速发现9个潜在的SOD配体和12个潜在的XOD配体。最终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 (其中包括4个新的木脂素酰胺类成分,1个新的大环糖苷类成分,和3个已知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NMR) 和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 (UPLC-QTOF-MS/MS) 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最后,对这些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进行测定,以便进一步验证UF-LC-MS/MS的结果。
相关研究成果以"New Lignanamides with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Screened Out and Identified from Warburgia ugandensis Combining Affinity Ultrafiltration LC-MS with SOD and XOD Enzymes"为题,发表于食品科学与科技领域的JCR TOP 10% 国际学术期刊Antioxidants (2021, 10(3), 370)。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化学生物学学科组博士生庄小翠为论文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3390/antiox1003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