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中-非中心科研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0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发生在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a)和野猪(S. scrofa)的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目前针对ASFV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案,对ASFV的监测和检测是非洲猪瘟防控关键。对ASFV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不仅可以追溯ASFV的进化历史和传播过程,还能为鉴定影响毒力的功能基因以及研发疫苗提供关键遗传信息。
 
中-非中心昆明动物研究所团队联合尼日利亚国家兽医研究所,从2016年调查采集的150只尼日利亚本地家猪耳样中筛选到两例ASFV核酸阳性样品,但病毒核酸丰度较低。研究团队开发基于液相探针杂交的目标捕获测序技术(图1),优化了混合组装策略,成功组装出了两个近乎完整的尼日利亚ASFV基因组。


图1: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液相探针杂交捕获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尼日利亚ASFV属于基因型I,与贝宁Benin97/1毒株关系最为密切(图2)。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尼日利亚ASFV与贝宁Bennin97/1分歧时间约为22.7年前,与意大利毒株分歧时间约为40.8年前(图2)。本研究为从陈旧和降解生物样本中获取ASFV基因组序列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开展ASFV的持续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2:尼日利亚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和分歧时间估算
 
研究结果以“Target capture sequencing for the first Nigerian genotype I ASFV genome”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icrobial Genomics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Adeniyi C. Adeola副研究员、尼日利亚国家兽医研究所首席兽医研究官Pam D. Luka博士、姜香香(与安徽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已毕业)、蔡正飞(与云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尼日利亚奥巴费米·亚沃洛沃大学Olufunke O. Oluwole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彭旻晟研究员、张亚平研究员、李建波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非洲猪瘟研究应急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9/mgen.0.001069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武汉   邮编:430074
电话:+86-27-87700875  电子邮件:sinafrica@wbgcas.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支撑中心 鄂ICP备05004779号-1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