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首个以中-非中心命名的非洲植物新种发表
作者:魏能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3

2025年1月,中-非中心依托单位武汉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成员,与津巴扎扎动植物园(Parc Botanique et Zoologique de Tsimbazaza)和塔那那利佛大学(University of Antananarivo)组成联合科考队。在马达加斯加北部达莱纳(Daraina)地区进行野外本底调查期间,关注到一个林下地生的天南星科灰岩芋属(Carlephyton)植物居群,而该属植物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石生类型。经野外初步观察,该灰岩芋属植物叶为宽心形-箭形,与2012年在该地区发表的Carlephyton darainense相似,但其黄色的肉穗花序以及单雄蕊的雄花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图1)。


图1. 新种中-非中心灰岩芋Carlephyton sajoreciae N.Wei, S.W.Wang & Q.F.Wang图版


在王青锋研究员的指导下,魏能博士、王生位博士等人围绕该灰岩芋属植物开展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在充分的文献查阅和标本比对基础上,结合详细的形态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最终确认其为灰岩芋属新物种。形态上,该新种具有单雄蕊的雄花,雄蕊单枚且排列疏松,这与属内所有其他物种具合生雄蕊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图2)。研究人员还对该属所有物种进行了系统梳理,修订了该属的分类检索表。该新种在审稿过程中,被国际天南星科分类学家Simon Mayo博士评论为“undoubtedly distinct”。新种的产地达莱纳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北部的洛基马纳巴托保护区(Loky Manambato Protected Area)内,该区域以极高的生物特有性和脆弱的生态系统著称。此次新种的发现进一步凸显了其保护价值。


图2. 新种中-非中心灰岩芋Carlephyton sajoreciae N.Wei, S.W.Wang & Q.F.Wang图版


科研团队将该新种命名为中-非中心灰岩芋(Carlephyton sajoreciae N.Wei, S.W.Wang & Q.F.Wang)。种加词“sajoreciae”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Sino-Africa Joint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英文缩写(SAJOREC),旨在致敬该中心在过去十多年间为推动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国际科研合作的成果,也彰显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责任和担当。值得注意的是,该新种是灰岩芋属中首个被报道生长在林下的地生物种,而同属其他物种均生长于岩石上。该新种独特的生境偏好,暗示灰岩芋属内可能存在不同的适应性进化路线,为后续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0174, 32470225, W2412129)、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SAJC202527ZD01, SAJC202527ZD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E0214500)的支持。研究结果以“Carlephyton sajoreciae (Araceae, tribe Arophyteae), a new species from Daraina, Northern Madagascar”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武汉   邮编:430074
电话:+86-27-87700875  电子邮件:sinafrica@wbgcas.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支撑中心 鄂ICP备05004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