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王青锋: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板”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同时明确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为新时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自1956年成立以来,始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主责主业,坚守使命定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篇章。

60多年来,武汉植物园始终立足华中,致力于全球亚热带和暖温带战略植物资源收集、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收集保育13000余种植物资源。其中,迁地保护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及华中特有植物近2000种,非洲植物1200余种,形成国内保存莲属、荚蒾属及淫羊藿属种质资源最齐全、最丰富的资源库,成为亚热带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网络的重要中心和国家战略植物资源的华中储备基地。

持续加强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基于园艺作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特色经济植物种质创新,为种业振兴、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三代科研人员40余年接力深耕猕猴桃种质创新,建成世界上基因型最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猕猴桃科研及品种选育中心之一,在世界猕猴桃研究的版图上重新标记了中国坐标;培育出40余个专利品种,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品种推广面积50余万亩,高效技术辐射面积300万亩,累计带动6万人脱贫、20余万人致富,年均创造社会经济产值约100亿元。

持续为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成立于2013年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为我国在海外建设的首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牵头联合20家中国科学院科研单位、24家非洲科研单位,在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现代农业示范等多领域开展科技合作与研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植物园将肩负起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更加主动服务并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升亚热带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水平,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坚定不移发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非洲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保护性研究,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和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王青锋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 研究员

(原文刊于《科技日报》2022年12月21日第5版)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武汉   邮编:430074
电话:+86-27-87700875  电子邮件:sinafrica@wbgcas.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支撑中心 鄂ICP备05004779号-1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