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人民日报】推动科研国际合作 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24

5月21日,《人民日报》(第18版 国际)发表文章《推动科研国际合作 携手应对全球挑战》。文中提到“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非洲多项事业发展”,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非中心的科研成果不仅促进了非洲的科研进步,还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非洲多项事业发展”

  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位于该国首都内罗毕市郊,进入校园后循着路牌向前,不一会儿就看到几座红瓦屋顶小楼,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

  中非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综合性科教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境外科教机构之一。中非中心汇聚来自中国和非洲16个国家科研和教学机构的力量,围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栽培示范等展开合作,形成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合作网络。

  “中非中心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非洲多项事业发展。”中非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介绍,成立以来,中非中心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举办国际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培训会30余次,培养了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300多名学生。除肯尼亚总部外,中非中心还在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卢旺达设立了区域办公室,在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等国设立联合实验室。

  在中非中心实验室里,博士后凯文·巴布正在对刚收集的水和土壤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当地水质情况,进而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确保当地居民获得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巴布告诉记者,他正开展的课题研究是对肯尼亚水环境与水质开展系统监测,“这将有助于避免霍乱、痢疾等介水传播疾病的发生,守护当地民众特别是儿童的生命健康”。

  巴布于2015年通过中非中心选拔,前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两年前又回到肯尼亚成为中非中心的博士后。“我在中国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接受了专业的学术训练,希望能继续在中非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培养更多非洲本土科研人才。”巴布说。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武汉   邮编:430074
电话:+86-27-87700875  电子邮件:sinafrica@wbgcas.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支撑中心 鄂ICP备05004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