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书中在“加强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的章节提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建设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创建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
《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节选)
自2013年起,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聚焦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示范等领域,已先后启动64个合作研究项目;中非双方开展联合科学考察70余次,启动《肯尼亚植物志》编研工作,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专著及咨询报告;研发东非空间大数据应用共享平台等;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及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中心已累计招收和培养254名非洲学生来华开展植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学习,生源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等14个非洲国家。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在科技经验分享、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作为“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的主要参建单位之一,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将积极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共同打造对非洲国家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合作的高效务实平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服务国家开放创新战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21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拓展新时代中非各领域合作、坚定不移巩固相互支持、奋力开创中非关系新局面。
白皮书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
白皮书说,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代对非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和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和北京峰会先后成功举办,引领中非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峰会上同非洲领导人一致决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中非关系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白皮书说,中非双方高度信任,中非友谊坚如磐石。中国致力于不断巩固中非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非洲和平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对非合作一直走在国际对非合作的前列。经过几十年辛勤浇灌,中非合作枝繁叶茂,成长为参天大树,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
白皮书说,中非友好关系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双方在关乎彼此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始终坚定地站在一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中非携手应对,中非友谊得到新的升华。中非人民凝聚团结之力,能够战胜艰难险阻,铸就美好未来。
白皮书说,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度调整。站在历史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中非更加需要巩固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双方将坚定不移深化传统友好,坚定不移推进互利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共同利益,继续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不断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共同创造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26/content_5653540.htm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武汉 邮编:430074
电话:+86-27-87700875 电子邮件:sinafrica@wbgcas.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支撑中心 鄂ICP备05004779号-1